公告
日照信息港(http://www.ceodj.net/)服務大家,歡迎分享傳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將為您信息免費推廣,現在免費注冊會員,即可免費發布各類信息。
關閉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日照新聞資訊 » 美食特產 » 正文

日照特產-金烏賊

發布時間:2017-01-21 08:15:58
核心提示: 日照金烏賊是日照又一大地方特產,棲息地集中在我市近海水域,以胴體肥厚,肉味鮮美而聞名,更因為以其纏卵腺而加工的烏魚蛋為
 日照金烏賊是日照又一大地方特產,棲息地集中在我市近海水域,以胴體肥厚,肉味鮮美而聞名,更因為以其纏卵腺而加工的“烏魚蛋”為傳統貢品并享譽國宴而成為日照水產品的一張名片。日照信息港rizhao6.com昨日記者獲悉日照金烏賊是日照家庭及飲食業界的佳品,也是吃飯聚會的首選。近年來國家發展巨大,居民收入提高,很多人工作之余,開始各種各樣的娛樂項目,近日對日照特產-金烏賊關注是上升的。
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 Hoyle 1885) 又名墨魚、烏魚,屬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鞘亞綱Coleoidea、烏賊目Sepioidea、烏賊科Sepiidea、烏賊屬Sepia,分布于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日本列島以及菲律賓群島海域。金烏賊是世界烏賊科中重要的經濟種類之一,年產量在世界烏賊科種類中居第2 位,是日本列島海域中產量最大的烏賊,也是我國北方海域中經濟價值最大的烏賊,曾與大黃魚、小黃魚、帶魚一道并稱為我國傳統四大漁業之一,是重要的捕撈對象。但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由于過度捕撈和海洋環境的破壞等多種原因,其資源量明顯衰退,產量急劇下降,目前金烏賊在許多海域已經絕跡。據清康熙五十四年《日照縣志》載“烏賊魚口中有蛋,屬海中八珍之一”。(海八珍:燕窩、海參、魚翅、鮑魚、魚肚、干貝、魚唇、魚子)至清末一直列為貢品。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冬食去寒,夏食解熱,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金烏賊的生物學特征
 
分類學
金烏賊屬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烏賊科、烏賊屬。系廣溫性洄游種類。
 
金烏賊的形態特征
金烏賊屬中型烏賊,胴部卵圓形,一般腸長20厘米,長度為寬度的1.5倍。背腹略扁平,側緣繞以狹鰭,不愈合。頭部前端、口的周圍生有5對腕。4對較短,每個骯上長有4個吸盤;1對觸腕稍超過嗣長,其吸盤僅在頂端,小而密。眼發達。石灰質內骨胳發達,長橢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2倍,后端骨針粗壯。體內有墨囊,內貯有黑色液體。體黃褐色,胴體上有棕紫色與白色細斑相間,雄體陰背有波狀條紋,在陽光下呈金黃色光澤。
 
金烏賊個體中大,胴長可達20厘米。頭 大,圓球狀,兩側有眼,頂端中央有口,口的周圍及頭的前方有腕和觸腕。腕4對,長度相等,吸盤均4行,大小相近。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成交接腕。觸腕1對較短,稍超過胴長,穗狹小,吸盤約10行,小而密。胴部卵圓形,長為寬的2倍。背腹略扁平。肉鰭狹窄,位于胴部左右兩側全緣,末端分離。體黃褐色,胴體上有棕紫色和白色相間的細斑。雄體胴背有波狀條紋,在陽光下具有金黃色光澤。內殼發達,長橢圓形,殼背面有堅硬的石灰質粒狀突出,自后端開始略呈同心環狀排列,腹面石灰質松軟,中央有1條縱溝,橫紋面略呈菱形,后端骨針粗壯。
 
金烏賊的棲息環境
金烏賊平時棲息于外海水域。喜弱光,白天下沉,夜間上浮。越冬場位于黃海中南部水深70-90米水域。中春季向西向北沿岸淺水區作生殖洄游,進入渤海三灣和鴨綠江口附近水域,喜在水深5-10米的鹽度較高、水清流緩、底質較硬、藻密礁多的島嶼附近產卵,產卵時有噴沙和穴居習性,生殖后親體相繼死亡。中秋季幼體由沿岸淺水向深水移動,初冬季開始陸續返回越冬場。主要食物為小型蝦類。雌雄異體,行交配,體內受精。1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5-7月。我國沿海均有分布,黃海、渤海數量較多。常用底拖網、張網類漁具捕撈。金烏賊為淺海性底棲種,棲息于10-100m的沙質海底,有時也穴居。生殖適溫13-16℃,適鹽范圍28-31。
 
金烏賊的別名
墨魚、烏魚、斗魚、目魚、
梧桐花、竹筷子、板烏、
大烏子、柔魚、苗魚。
 
金烏賊的分布范圍
中國沿海、日本群島、千島群島、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小笠原群島、夏威夷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新西蘭、麥哲倫海峽、北美太平洋沿岸、斯里蘭卡、查戈斯群島、馬達加斯加島、西非、地中海、加勒比海、百慕大群島、紐芬蘭島海域。
 
金烏賊的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于外海溫暖水域,與暖流水系有密切關系,常隨暖水團位置和溫躍層位置變動而移動,漁獲水溫約為17-20攝氏度。有明顯的晝夜移動。晝間多活動于中下層,夜間多活動于中上層。范圍從表層至千余米水層。趨光性強。主要獵食大型浮游動物和中上層魚類,本身為抹香鯨和海鳥的重要食餌。
 
仔魚以端足類和其他小型甲殼類為食,稚魚期多捕食小魚,成體以扇蟹、蝦姑、鷹爪蝦、毛蝦等為食。
 
一年內性成熟,一生中繁殖一次。每年春季在近海較深處越冬的個體,集群游向淺水區繁殖,有一定數量進入內灣。繁殖行為復雜,有求偶、追偶、爭偶、交配、產卵、扎卵等。生殖集群式的雌雄比因時間、空間不同而有所變化。每個雌烏賊在一個產卵過程中產卵幾十到幾百枚,每天的平均產卵數從幾枚到幾十枚。在繁殖季節中,一個雌體產卵總數1500-2500枚,一個雄體所帶有的精莢數250-750個。
 
 
金烏賊漁業生物學
 
金烏賊肉厚,味鮮美,可鮮食,亦可加工成干品墨魚干。雄性生殖腺和雌性纏卵腺分別可加工成烏魚穗和烏魚蛋,均為海味佳品。肉、黑囊、纏卵腺、內殼(海螵蛸)均可入藥。是我國沿海重要的經濟品種,具有重要的漁業價值!端a資源繁殖保護條例》規定為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可捕標準以達到性成熟為原則。
 
金烏賊的食性
 
金烏賊為肉食性動物,能主動掠食各種中、上層小魚及其它游泳動物和底層甲殼類。仔稚魚以端足類和其它小型甲殼類為食, 幼體多捕食小魚, 如鳀、黃鯽、梅童魚等, 成體則以扇蟹、蝦蛄、鷹爪蝦、毛蝦等為食,并有同類相殘的習性。
 
金烏賊的洄游
 
金烏賊為中下層洄游性魚類,游泳速度較慢,喜集群,群體較大。李嘉泳(1963,1965)把金烏賊在黃渤海內的全年生活分為4個時期,即:子代幼體在越冬場內的生長發育期( 12月至次年3月) , 子代成體由越冬場向產卵場的洄游期(4-5月),成體在沿岸產卵場的結群期(5-7月) 和子代幼體自產卵場向越冬場的洄游期(8-11月)。黃渤海沿岸的金烏賊結群以日照嵐山頭附近最早,在膠州灣和鴨綠江口最晚,其它各地介于上述兩者之間。山東沿岸、浙江沿岸和南海沿岸3地相比,由南向北結群時間逐漸推遲。
 
金烏賊幼體越冬期多生活于70m上下的水層,越冬場大致限于38.00-33.30N 和122.30-123.50E的狹長海區內,4月開始離開越冬場,成輻射型向黃、渤海沿岸各產卵場進行生殖洄游。綜合中國和日本的調查結果發現,金烏賊在東海、黃海海域的越冬場大致可分為3個區域:黃海中部海域、臺灣北部海域、對馬島西南海域,春季各自向產卵場洄游。
 
金烏賊的漁業概況
 
金烏賊的主要漁場有6 個:日本雄野灘漁場、日本瀨戶內海漁場、中國山東嵐山頭漁場、中國山東青島漁場、濟州島漁場、黃海中部和北部漁場。中國的主要漁場在山東日照嵐山頭、青島、黃海中部和北部。20 世紀初,中國和日本漁民就以三角網、地曳網、小拖網、流網、烏賊籠、籠網、定置網和板繒網等漁具捕撈沿岸的金烏賊。在黃海和日本列島沿海,金烏賊曾是拖網和定置網具兼捕對象,籠捕的專捕對象。進入八十年代后期,作為近海傳統捕撈對象的烏賊類,由于底拖網在它游向近岸生殖期內大量捕撈懷卵親體,使資源受到了很大損害,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烏賊資源量日漸衰退,在我國沿海各主要烏賊漁場的捕撈作業明顯減少,進入90年代以來,其資源量銳減,幾近枯竭,各主要烏賊漁場的捕撈作業已極少見。新世紀以來,金烏賊已由資源枯竭向瀕危物種轉變,全國原有的四大金烏賊漁場(山東日照嵐山頭漁場、山東青島漁場、黃海中部和北部漁場)僅剩日照市嵐山海域一處。由于烏賊卵和幼體長期遭到嚴重破壞,補充量嚴重下降,致使山東沿海年漁獲產量由500~ 1000t降至不足100t,世界最高年產量約為2.5萬t。
 
金烏賊養殖技術
 
金烏賊的養殖池建設要求
 
(一)養殖池養殖池可新建也可利用普通蝦池改造。面積1-2公頃為宜,呈方形結構,四角為圓弧形。池底先用混合土夯實,然后用水泥板或碎石鋪蓋,呈鍋底形狀,中央留有排污口,并鋪埋排污管道至排水渠道;池四周亦用混合土壓實,然后用水泥板或碎石鋪平,坡度1:(1.5-2);相對設置進、排水閘門,打開排水閘門能徹底排干池水,確保水流暢通,養殖水深達.2-1. 5米。
 
(二)配備蓄水池無論是新建池還是改造池,都要按1:1配備海水凈化蓄水池,以有效控制養殖池水鹽度,實現池水有效交換。
 
(三)水質要求水溫保持在10-30℃;溶解氧>5毫克/升;pH值在7. 6一8. 5;總氨氮<1毫克/升;在養殖池頂部設置密扣遮陽網,降低光線照射強度;養殖水源無河流匯入、無污水排放、無油污、無自然污染源,符合國家海水養殖水質標準要求。
 
金烏賊的苗種放養
 
放養先徹底清除池底和壩坡淤泥及雜物,并全面消毒殺菌處理。20毫米的金烏賊幼體,一般每畝放養3000-4000尾為宜。
 
金烏賊的餌料投喂
 
(一)餌料選配金烏賊開口餌料以經強化后人工孵化鹵蟲無節幼體和人工培育糠蝦、仔蝦較為理想。小金烏賊個體達到紐扣狀時,喜歡攝食小動物性活體餌料。當金烏賊體長達到40毫米以上,以制鹽鹵庫自然大鹵蟲為主要餌料。當金烏賊成體達到70毫米后,除仍以自然大鹵蟲為主料外,還應間隔投喂從池塘清池得到的新鮮小蝦、小魚成體。
 
(二)投喂技術日投餌量一般為金烏賊總重的1%-8%。金烏賊白天喜歡在光線較暗處聚集不動,晚上則活潑、游動頻繁、四處尋食,投喂時間一般為夜間8點至凌晨2點為宜。養殖前期個休較小,一般日投喂1次即可;當個體達到80毫米以上,日投喂2次,一般上半夜和下半夜各投喂1次,兩次投喂時間間隔5-6小時。根據養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同類圖片新聞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日照特產-金烏賊版權與免責聲明
 
日本熟日本熟妇在线视频